历史沿革
节日由来
农历十月十五,是中国古老的“下元节”。此時,正值农村收获季节,在民间有做糍粑等食俗,人们在家中做糍粑并赠送亲友。武进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又,旧時俗谚云:“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原来道教谓是日是“三官”(天官、地官、水官)生日,道教徒家门外均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旗上写着“天地水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消灾降福”等字样;晚上,杆顶挂三盏天灯,做团子斋三官。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民国以后,此俗渐废,唯民间将祭亡、烧库等仪式提前…详细内容 »
节日别称
相关作品
诗词文章
[表格内容,请查阅详细]_-朝代-作者-作品名-作品内容_/唐代/韦应物/《郑户曹骊山感怀》节选/苍山何郁盘,飞阁凌上清先帝昔好道,下元朝百灵事往世如寄,感深迹所经申章报兰藻,一望双涕零_/宋代/苏轼/《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中秋天气未应殊,不用红纱照座隅山下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未成短棹还三峡,已约轻舟泛五湖为问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无_/杨万里/《下元日诣会庆节所道场,呈余处恭尚书》/琳宫朝谒早追趋,漏尽铜壶杀點初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自拈沉水祈天寿,散作非烟满王虚已被…详细内容 »相关传说
三官传说
道教诸神中有三官大帝三位神仙,分别是天官职责是赐福,地官职责是赦罪、水官职责是解厄。关于三官的来历在民间有這样的有一种说法是,道教最高天神元始天尊“飞身到太虚极处,取始阳九气,在九土洞阴,取清虚七气,更于洞阴风泽中,取晨浩五气,总吸入口中,与三焦合于一处。九九之期,觉其中融会贯通,结成灵胎圣体”。后分别于农历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从中吐出三子。三子“皆长为昂藏丈夫,元始语以玄微至道,悉能通彻”。三子降临人间为三位传说中的帝王尧、舜、禹,“皆天地莫大之功,为万世君师之法”。其中禹治理洪水,使家家户户…详细内容 »民俗活动
修斋设醮
下元日也是道教斋法中规定的修斋日期之一。道教认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灾、拔苦、谢罪、求仙、延寿、超度亡人等等,皆要修斋即设坛供斋醮神,借以求福免灾。修斋的方法大致分两类,一类略有三种:
一、设供斋。即设坛供斋醮神,借以求福免灾。古代结坛方法有九种:上三坛为国家设之,中三坛为臣僚设之,下三坛为士庶设之。后世设坛渐弛。供斋可“积德解愈”;
二、节食斋。古人于祭祀之前,应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以求外者不染尘垢,内则五脏清虚,洁身清心,以示诚敬,称为斋戒。斋戒可“和神保寿”…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