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端午申遗之争
2005年11月24日,韩国“江陵端午祭”被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代表韩国先胜一筹。韩国申报“端午祭”的文本中,第一句话是“端午节原本是中国的节日,传到韩国已经有1500多年了”,可见其本来源于中国,它原名“江陵祭”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直到1926年,因为其時间是从每年的阴历四月十五持续到五月初七,与中国的端午节相近,才更名“江陵端午祭”。 与中国端午节有很大不同的是,韩国江陵端午祭实际上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本身是一种祭祀活动,主要是祭祀地方的保护神和英雄等,还有一些群众性的娱乐活动。“江陵端午祭”是从酿制神酒开始,民俗活动包括官奴假面戏、农乐竞赛、鹤山奥道戴歌谣、拔河、摔跤、荡秋千、汉诗创作比赛、射箭、投壶、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极具韩国地方特色的,多为民众娱乐活动,通常要持续20多天。2009年10月4日,“中国端午节”申遗成功,中韩端午申遗之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