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年来国内主要網购平台开展“双十一”促销活动情况来看,部分網络经营者涉嫌价格欺诈、虚假宣传、假冒伪劣、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违规行为。因此部分消费者逐渐看清个中猫腻,进而更趋向于理性购物。
小心骗子冒充卖家
众多消费者在“双十一”疯狂血拼的時候,骗子们也在摩拳擦掌。警方根据此前的網购骗局,提出公众最容易上当的环节:一旦遇到網购异常需重新付款或者退款、網店异常无法付款等情况,不要轻信所谓的客服,更不能直接按照对方要求转账汇款,一定要去官方網站核实清楚。
網购警惕“虚假发货”
“‘双十一’網购高峰期,因订单量大、物流超负荷等原因,商家超出承诺的時间发货,甚至提供虚假发货信息,消费者申请退货却遭拒绝的情形時有发生。消费者網购時,保留重要聊天记录、购物单据和订单信息,有利于主动维权。
退款没准是套路
遇到“调单”“卡单”“退款”,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相信骗子以此为借口向你索要银行卡号及验证码进行退款的假话。
付款链接要谨慎
一定要使用正规的付款途径进行付款,不要點开不明来路的付款链接。
警惕中奖、红包诈骗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各种好玩、刺激的红包纷纷来临,各路骗子也放出了一大波病毒红包、假红包和假中奖信息来坑骗大家。切记不要随意拨打中奖信息提供的电话号码和发来的網站链接地址。
虚假海淘要当心
跨境物流信息、购物小票可以假冒,消费者需警惕被網页上标明的日本、美国来源字样的文字蒙骗。建议到正规網站进行购买,不要随意相信一些流传分享的购物链接。
“到付”“免费送”藏骗局
有些骗子告诉你商品是免费的,但需要付几十元的邮费。虽然图片上的商品看上去高大上,但当你收货后就会发现东西不值几块钱。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会发生,遇到這种情况一定要拒绝。
朋友代付别轻信
骗子们会通过某些即時聊天工具,伪装成你的亲朋好友希望你能帮忙代付。中招代付后就会被拉黑。
专家提醒,快递包裹附带的二维码大多是诱导办卡或消费。消费者要慎重扫码,以免产生额外消费。
11月1日,消费者汪宇(化名)爆料称,自己日前在一电商平台优惠大促時,用4358元购买了“划线价”总额为8784元的4个播放器,第二天商家却以标错价格为由,要求他申请退货,商家补偿他300元。双方争执无果。法律人士称,经营者应当依照合同约定的价款交付相关商品,如果商家拒不发货,消费者可起诉商家,要求退一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