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误区
误区一:吃饱喝足有利健康 | 古人云:“三分饥寒保平安。”从医学的角度来看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饱食终日而又缺乏运动,则会造成能量过剩,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第一死因,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八分饱才有利于健康。值得强调的是,天天晚餐丰盛,天天吃团圆饭也是大忌。长此会引起肥胖,加速衰老,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和消化道疾病。 |
误区二:一日两餐能减肥 | 有些女性为了追求苗条身材,每天只吃两顿饭,认为這样能减肥。恰恰相反,一日两餐的人更容量发胖,日本的相扑运动员就是一日只吃两餐的人,您愿意象他们一样胖吗? |
误区三:喝牛奶会使胆固醇增高 | 中国人的牛奶食用量还不及发达国家的 1/3,许多人不食用牛奶是因为他们觉得喝牛奶会使胆固醇增高,事实并不是這样。研究发现,牛奶中所含的胆固醇并不高,而牛奶中所含的某些成分还具有抑制胆固醇的作用。医学研究还证实,喝牛奶还有助于减少冠心病和治疗高血压。但是,喜欢喝牛奶的人也有误区,他们习惯于空腹喝牛奶。這样做有很多弊端:空腹喝牛奶不利于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空腹喝酸牛奶会因胃内的酸度太强,乳酸菌在胃液里很难存活,降低了酸牛奶的保健作用。 |
误区四:偏食腌制食物 | 腌制食物爽口,开胃,所以许多人喜欢食之。但是腌制食物中含有较多的亚硝胺和多环芳香烃化合物,這是两种致癌物质。所以,腌制食物少吃为佳。 |
误区五:用沸水冲茶 | 用沸腾的开水冲泡茶叶,会破坏茶叶中的很多营养物质,还会溶出过多的鞣酸和芳香物质,使茶有苦涩味,降低了茶的保健作用。泡茶的水温一般应在80℃左右,冬季可适当高一些。 |
误区六:豆浆不用煮熟 | 豆制品应该每天都要吃一些,這是大有益处的。但豆浆一定要煮熟了再喝,豆浆不煮熟煮透,所合的胰蛋白酶抑制物未被破坏,不仅豆浆难以消化,还会引起恶心、呕吐和腹泻。 |
误区七:口香糖能健齿 | 有些广告说口香糖能健齿,所以许多人吃了口香糖就不漱口,结果口香糖的糖分就会在口腔中发酵产酸,腐蚀牙齿形成龋齿。另外,口香糖中含有硫化物、防老化剂、增塑剂等添加物,都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健康不利。 |
健身误区
误区一:蒸桑拿多流汗多排毒 | 一些人出于流汗能够排毒的考虑,在蒸桑拿过程中,有意加长在桑拿房内的時间,认为汗流得越多,毒排得就越多,对健康就越好。其实這种长時间蒸桑拿的做法是不正确的。长此以往,不但起不到解除疲劳的作用,反而会损害身体健康。中医理论认为,血汗同源,所以流汗过多会伤及津液而损于心血。而且流汗过多会耗气,耗气则伤阳。专家建议大家,蒸桑拿的時间最好不超过40分钟,如感到头晕或身体不适,应立即从桑拿房中出来。 |
误区二:千金难买老来瘦 | 有句俗语叫“千金难买老来瘦”。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在身体出现消瘦症状時不以为然,甚至有人认为,老年人瘦比胖好,瘦一點更长寿。但瘦也未必就是福,這也可能是某种疾病的信号。瘦弱的老人免疫功能往往比较低下,对病毒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较弱,更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专家提醒老年朋友,对胖与瘦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盲目追求“老来瘦”。如果发现自己突然消瘦,切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時到医院检查。 |
误区三:晨练越早越好 |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大家就认为越早锻炼越好,一边锻炼一边等着太阳升起,其实,从生物钟的角度来说,太阳升起来后再适当锻炼30分钟为最好。在太阳没有升起来之前,大地处地寒冷状态。人处在寒冷状态中并不利于筋骨舒展,不利于皮肤毛孔排毒。尤其冬天过早晨练会让感冒。 |
误区四:等老了再健身也不晚 | 很多人认为“我年纪轻轻的,身体也不错,用不着急着健身。等我老了,体质下降了,再锻炼也不晚。”对此,专家表示:不能把运动和健身等同起来。通过参加体育锻炼,我们不仅可以强健身体,还可以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培养坚强的意志,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总之一句话:早健身,早受益;坚持健身,长期受益。 |
误区五:爬山是最好的锻炼” | 专家表示,人老腿先老,爬山的時候负重非常厉害,因为有一个腿从曲到伸直的过程,在伸直的过程会造成一些关节断裂,或者是关节软骨软化,过度负重活动加速其退化和磨损。所以,中老年人尽量少登山、爬楼。 |
误区一:吃饱喝足有利健康
俗话说“三分饥寒保平安”,此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饱食终日又缺乏运动,则会造成能量过剩,容易引起肥胖,加速衰老,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八分饱才有利于健康。
误区二:一日两餐能减肥
有些女性为了身材苗条,每天只吃两顿饭,认为這样能减肥。其实,恰恰相反,一日两餐的人更容量发胖。
误区三:喝牛奶会使胆固醇增高
许多人不喝牛奶是因为他们觉得牛奶会使胆固醇增高,而事实并非如此。研究发现,牛奶中所含的胆固醇并不高,而且喝牛奶还有助于减少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的发生。
但是,不能空腹喝牛奶,因为空腹喝牛奶不利于营养的吸收和利用;空腹状态下胃酸过高,乳酸菌很难存活,降低了酸牛奶的保健作用。
误区四:老母鸡补身体最好
用老母鸡补身体最好,是民间长期流行的说法,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饲养多年的老母鸡含有过多的鸡油,其肌肉弹力纤维减少,结缔组织老化,鸡肉粗韧,久煮难烂,不易胃肠消化吸收。饲养一年的鸡,无论煮、炖皆宜,容易煮烂变酥,肉质鲜嫩可口。
误区五:多吃醋有好处
醋不仅能增进食欲,还能保护蔬菜中的维生素c,有利于胃肠对维生素c的吸收,且在降血压、预防流感上也有一定的效果。于是有人认为吃醋有诸多好处而过量食醋,甚至干脆喝醋。殊不知,醋食用过量,会灼伤食道、腐蚀胃粘膜、还会软化骨质,加重骨质疏松,导致骨折。
误区六:口香糖能健齿
有些广告说口香糖能健齿,所以许多人吃了口香糖就不漱口,结果口香糖的糖分就会在口腔中发酵产酸,腐蚀牙齿形成龋齿。另外,口香糖中含有硫化物、防老化剂、增塑剂等添加物,都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健康不利。
误区七:阿司匹林能抗癌
有着100多年历史的阿司匹林除了作为解热镇痛抗炎药外,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某些心血管疾病。近年,網上流传一种说法称阿司匹林能预防癌症,一夜间這粒小药片俨然成为不少人追捧的“神奇万能药”。然而,很多人并不了解过量服用阿司匹林也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
专家指出,阿司匹林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长期过量服用有可能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误区八:补钙越多越管用
全民补钙日渐成時尚,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人体对钙的需求量因年龄的不同而异。特别是儿童,如果补钙过量,可能导致身体浮肿、多汗、厌食、恶心、便秘、消化不良,严重的还容易引起高钙尿症。同時,儿童补钙过量还可能限制大脑发育,反而影响正常发育。补钙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误区九:维生素就是营养品
很多人把维生素当成保健营养品,殊不知服用维生素也要因人而异。如:感冒病人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经常喝酒的人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6,因维生素b6在脂肪及蛋白质的吸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预防脂肪肝的辅助成分;喜欢运动的人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1和维生素c,以补充由于出汗过多而引起的消耗;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因機体容易缺乏日常膳食中含量很少的维生素d,可适当补充一些。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是有定量的,摄入过量的维生素会引起中毒。
误区十:三高就是老年病
很多人认为,高血压是老年多发病,与年轻人没有关系。实际上,基于国内外的研究,高血压与年龄无关,而与几个主要的危险因素有关,包括超重、肥胖、吸烟、饮酒以及家族遗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