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背景
在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初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结为同盟的。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1927年7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临時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機关前敌委员会书记,李立三、恽代英、彭湃为委员。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的二十军、十一军二十四师和十师一部、四军二十五师两个团,第五方面军的三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警察武装,共两万余人。7月27日,周恩来在南昌召开了有朱德、刘伯承、恽代英、彭湃、叶挺、聂荣臻以及江西党组织负责人…详细内容 »
设立过程
在南昌起义后的相当一段時间内,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其标志性意义。1928年6月至7月,召开的中共六大,认为1927年的广州暴动是中国苏维埃革命阶段的开始,并正式决定“广州暴动日”(12月11日)为一个固定的纪念日。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经济危機。共产国际认为,這一经济危機必然会演变为新的帝国主义战争。于是,共产国际决定8月1日,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与被压迫民族动员起来,一致反对帝国主义战争。1929年7月27日,中共中央响应共产国际号召,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八一国际赤色日宣言》,呼吁8月1日举行反帝示威活动。根据共产国际的决定,中共中央把每年8月1日定为“八一国际…详细内容 »
节日庆祝
撰文纪念
1933年,“八一”纪念日确定后,中共中央局宣传部立即印发了宣传大纲,拟制了相应的标语口号。党政军群中枢领导人着手撰文纪念。1933年7月29日,《红色中华》报推出“八一”特刊,重點发表张闻天的《“八一”与帝国主义战争的危险》、邓颖超的《战斗中来庆祝中国工农红军的诞生纪念》、毛泽东的《新的形势与新的任务》、凯丰的《战争与青年》等一组文章。這些文章从南昌暴动的历史功绩、井冈山斗争与中国工农红军的创造、纪念“八一”与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等不同侧面,阐述了纪念“八一”的意义。详细内容 »
诞生之地
设立意义
节日影响
军旗军徽
1948年2月21日,中共中央致电各战略区,征求对设计全军统一的军旗、军徽、帽花和臂章的意见,提出在我军更大规模地进行外线作战、发展新区的情况下,已有必要对此作一正式规定。电报发出后,军委直属機关、各野战军和各军区都积极参加了军旗、军徽样式的设计工作。1949年3月13日,经过一年多的征集和筛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通过了由毛泽东起草的《关于军旗的决议》,明确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应为红地,加五角星,加‘八一’二字”;5月下旬,毛泽东、周恩来等又审定了军徽的样式;5月底,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向全军颁…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