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历代文人士大夫都有以寒食为题的诗文,仅《全唐诗》就有张说、杜甫、韩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诗词三百余首,宋金元词曲也有一百余首。
年代 | 作品名称 | 作者 | 内容(节选) |
---|
唐 | 寒食 | 杜甫 |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
唐 | 寒食 | 韩翃 |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唐 | 寒食看花 | 张籍 | 早入公门到夜归,不因寒食少闲時。颠狂绕树猿离锁,踊跃缘冈马断羁。酒污衣裳从客笑,醉饶言语觅花知。老来自喜常无事,仰面西园得咏诗。 |
唐 | 寒食 | 卢象 |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 |
唐 | 清明 | 杜牧 | 清明時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唐 | 寒食夜 | ·韩偓 |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
唐 | 寒食日作 | 温庭筠 | 红深绿暗径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彩索平時墙婉娩,轻球落处晚寥梢。 |
唐 | 闾门即事 | 张继 |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
宋 | 寒食上冢 | 杨万里 |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
宋 | 清明 | 王禹俏 |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
元 | 醉太平·寒食 | 王元 | 鼎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 |
明 |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 高启 |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
清 | 壬戌清明作 | 屈大均 |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
清 | 百字令·丁酉清明 | 厉鹗 | 春光老去,恨年年心事,春能拘管。永日空园双燕语,折尽柳条长短。白眼看天,青袍似草,最觉当歌懒。愔愔门巷,落花早又吹满。凝想烟月当時,饧箫旧市,惯逐嬉春伴。一自笑桃人去后,几叶碧云深浅。乱掷榆钱,细垂桐乳,尚惹游丝转。望中何处?那堪天远山远! |
谚语
有关谚语 |
---|
寒食无肉不忌,独食无妻不寂 | 寒食无酒不面,独饮无友不欢 | 寒食慎火,清明勿扫 |
寒食采桑,漫过清明 | 寒食烤鱼,新鲜不腥 | 寒食蒸饭,香气扑鼻 |
寒食饮茶,陶情雅趣 | 寒食游春,踏青赏花 | 食别饼,人别死 |
寒食烧纸,吊古人 | | |
参考资料 |
书法
绘画
年代 | 作品名称 | 作者 | 插图 |
---|
元 | 宋太祖蹴鞠图 | 钱选 | |
明 | 《仕女图卷》中蹴鞠的场景 | 杜菫 | |
明 | 春游晚归图轴 | 仇英 | |
清 | 蹴鞠图 | 黄慎 | |
参考资料 |
传说
介子推是晋国時期的一位贤臣,曾侍奉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晋献公之子重耳因国内动乱而流亡国外,介子推不畏艰难,伴随其左右。在流亡期间,介子推曾割下自己的腿肉熬汤给重耳食用。重耳回国即位后,初期尚记得介子推的忠诚,但随着時间推移逐渐淡忘。介子推因此感到失望,与年迈的母亲隐居山中。晋文公后来意识到自己忘记了奖赏介子推,亲自前往山中寻找。由于不见介子推的踪迹,他推测介子推作为孝子,在山中见到火势会带着母亲出来,于是下令放火烧山。然而,介子推并未出现。火势熄灭后,人们发现介子推与其母亲相拥而亡。此事传开后,介子推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人们在他被烧死的日子,即每年清明节前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由于介子推是被火烧死的,人们在這一天不生火,只吃冷食,因此這一天被称为“寒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