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节日大全 > 国际古迹遗址日 > 国际古迹遗址日的解读主题

国际古迹遗址日的解读主题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设立的节日
保护宗教遗产,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保护宗教建筑。宗教建筑是宗教教义、文化的集中体现,尤其是我国的近代宗教建筑,是多种文化不断互相吸收与融合的产物,是历史的见证,应该予以保护。对近代宗教建筑尤其是教堂的保护,中国还不够重视。四川彭州有一座天主教堂,从单体建筑来讲,确实没有什么特點,然而,从布局来讲,却非常值得研究。该天主教堂没有采用教堂在前、修院在后的一般格局,而是根据当地文化和民居的特點,将教堂放在了后面,這是代表西方文化的教堂与中国当地建筑结合的典范。它说明了两种文化在当地是相互融合、相互吸收着的。一方面,天主教要保持自己的信仰,因而在教堂的建筑形式上保留了教堂建筑的传统;另一方面,它必须得到当地人的认可,以获得当地民众的认同,从而获得信徒。這是从当年利玛窦等人开始进入中国以来就在不断摸索的路子,也正是采用了這一方式,才使得1840年前进入中国的基督宗教能够在我国的一些地方扎下了根。保护這样的教堂,其实就是在保留一段历史。
对教堂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它是中国近代建筑的缩影,是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浓缩。它反映了当時代表西方文明的基督宗教,在传入我国后,为了获得我国民众的认可而不断吸收中国文化进而在建筑上不断改变的过程。“比如说北京的西什库教堂,它在整体风格上依然保留了西方哥特式,然而其排水就采用了螭首,這明显是两种文化融合的结果。还有澳门的大三巴牌坊,整体看上去非常西化,然而,牌坊壁龛花边装饰上就有牡丹图案,整个牌坊上还布满了中文圣经警句。這些都是两种文化融合的结果”。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外来宗教为了适应中国社会而不断吸收中国文化,当地的宗教文化同样会受到外来宗教文化的影响。比如说武汉名刹归元寺,就将观音堂做成了西式门脸;同为武汉名刹的古德寺,也在上个世纪初期将自己的大殿建为西式的,并一直保存到2015年。虽然我们已经无法了解当時为什么要将大殿建成西式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一建筑形式在当時得到了信众的认可,也得到了住寺僧尼的认可。這就说明,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吐故纳新。這也说明文化的隔阂总能逐渐消融。
国际古迹遗址日的解读主题

» 返回国际古迹遗址日目录

黄历列表 农历黄历大全 吉日大全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