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八月一日這天为天医节。《潜居录》记载:`“八月朔。古人以此日为天医节,祭黄帝、歧伯。”
据传,黄帝看到人们出生之后,负阴而抱阳,食五味而体变色;寒署之气侵袭于体外,喜怒之情攻击于体内;自然环境恶劣预示不吉,人们世代为疾疫所困扰,于是推究天地之理,观察五气的变化.确定五运的规律,洞悉事物的性质和运势,记述阴阳的作用,与歧伯商议而作《黄帝内经》,从此方始有了医书。黄帝又命令俞纷、歧伯、雷公察看人体穴位,探究脉搏变化,让巫彭与桐君研究制订药物处方,从而使人们得以终老天年。相传上古時期,黄帝咨于岐伯,人间始有医术流传,故而后人将中医术又称为“岐黄术”。宋朝時,以农历…详细内容 »
端午别称
天医节是端午节的别名,端午阳气旺盛,万物生长,其势盛极,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药。民间有端午所采之药最灵验之说。《岁時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時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端午用药,最常见的是用“药”和“药气”克制邪毒之气。《岁時广记》卷二十二“焚故药”条引《岁時杂记》曰:“端五日午時聚先所蓄時药,悉当庭焚之,辟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