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起源
世界中风日源自于世界中风学会2004年于加拿大举办的年会,当時为了制定中风的整体议程而举办了一个工作坊;在2006年,這个议程在南非开普敦举行年会上,由世界中风宣言发声。订立每年5月25日为世界预防中风日,加强人们认识中风及相关问题,预防中风。
2006年,世界中风日强调中风议程中的一个议题─亚临床中风,相较于临床中风,其发生機率高出五倍,且可能影响思考、情绪与行为。
奥地利维也纳举办的第六届世界中风会议中,来自西安大略大学的vladimir hachinksi医师、同時也是美国心脏医学会中风期刊的主编,指出亚临床中风倾向于影响执行力与计划及抽象化能力,且与晚年发生忧郁症有关。
中风基本知识
“中风”一名由来已久,古時中国医学认为,人得到“邪风”便会导致突然失去局部感觉和行动能力。“中风”一词在古医学文献上通行。
在《伤寒论》中,中风是太阳病的分类之一,属太阳表虚证(另一个是伤寒)。《伤寒论》第2条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其主要病機是:外邪袭表,卫不外固,营不内守,营卫不和。在太阳中风的主要脉证中,以汗出最具特征,能区别于太阳伤寒的无汗。中风分类
出血性中风:俗称“爆血管”或“脑溢血”,由于高血压或脑血管疾病,例如脑血管肿瘤而导致脑血管破裂。
缺血性中…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