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宗旨
发展历史
2007年10月17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16个国际消除贫困日。联合国将国际消除贫困日的主题定为“贫困人群的人权和尊严”。
国际消除贫困日的活动可以追溯到1987年。当年10月17日,10万多人聚集在《世界人权宣言》的签署地巴黎特罗卡德罗广场,他们宣称贫困是对人权的侵犯,并承诺将携手保护贫困人群的人权,1987年后,每年的10月17日,人们都举行相关活动,表达他们对贫困人群的关注和声援。1992年12月22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将每年的10月17日确定为国际消除贫困日,以引起人们对贫困问题的重视,推动全球消除贫困工作。
贫困问题是21世纪世界面临…详细内容 »
活动内容
中国也面临着严峻的贫困问题。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6年起,中国在致力于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进程中,实施了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20年来,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1.25亿下降到2365万,减少了1亿多人;农村绝对贫困发生率由14.8%下降到2.5%。创造了国际扶贫的奇迹,给予了世界正致力于扶贫开发的各国各地区引导与鼓励。
中国扶贫开发成就举世瞩目,回顾近20年的扶贫开发工作,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评价到:中国的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暖人心的伟大事业,促进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境巩固,为广大…详细内容 »
历年主题
2007年世界消除贫困日主题:贫困人口是变革者。(意在强调贫困人口自身在消除贫困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8年世界消除贫困日主题:贫困人群的人权和尊严。
2009年世界消除贫困日主题:儿童及家庭抗贫呼声。(投资于儿童,保障儿童的权利,這是驱除贫穷的最可靠途径之一。)
2010年世界消除贫困日主题:缩小贫穷与体面工作之间的差距。(意在呼吁各国关注就业,努力创造更多、更体面的工作岗位。)
2011年世界消除贫困日主题:关注贫困,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2012年世界消除贫困日主题:消除极端贫穷暴力:促进赋权,建设和…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