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史
1973年11月21日,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为促进埃及与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来自澳大利亚的姆可马克与米切尔两兄弟,自费印刷了大量有关问候的宣传材料寄给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及世界知名人士,向他们阐述设立“世界问候日”的重要意义,第一个“世界问候日”就此诞生。
如今已有146个国家响应“世界问候日”,成为一个全世界祈祷和平的节日。联合国还曾经发行过一套“世界问候日”邮票,希望人们借助信件传递友爱,给每个人都带去一片好心情。
设立宗旨
截至2012年11月21日,过去了,“世界问候日”的宗旨也由最初的通过寄发问候信,呼吁和劝告有关领导人放弃军事手段,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呼吁世界名流为促进世界和平发挥作用,发展成为以促进人类相亲相爱为主题。
产生影响
每个人都可以分享這个温馨的节日,而要做的只是向每个人发出问候,這代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对维护世界和平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问候日已经成为普通人之间互发问候,在不同种族不同文化层进理解,促进感情的一个重要节日!
各国问候方式
澳洲毛利人喜欢碰鼻子行礼。
阿拉伯人常用”在你面前的是你的亲人,在你面前摆着的是平坦的道路”,来表示问候。
印度人的问候方式是见面時以鼻额相碰,彼此紧紧拥抱。在非洲, 有的民族见面后互问”你出汗的情况怎样”, 以表示关心与问候。因为這个地区流行热病,得了热病的人,皮肤就会变得干燥,而健康人的皮肤一般是湿润的,因此在這里,皮肤出汗与否是衡量人们是否健康的标志。
尼泊尔宾主相见時, 双手合十,口中道声“纳马斯得”。在山区, 主宾相见時,主人伸出舌头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因为舌头和心都是鲜红的,红舌头代表赤诚的心。
非洲有的部落…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