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在1950年成立的联合国难民署以及1951年出台的《联合国难民公约》的共同推动下,世界难民保障体系得以建立。這一体系是用来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余波所带来的人口流动的影响,并且通过主张难民权利以鼓励各国收留难民。
1967年出台的《议定书》进一步补充《联合国难民公约》,同時世界几个地区陆续建立的保护体制也有力地推动了《公约》的实施。
1974年6月20日,非洲大陆通过了一项关于非洲难民问题的公约,并决定将每年的這一天定为“非洲难民日”。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难民问题更广泛的关注)。
2000年12月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55/76号决议,在這个决议中,大会注意到2001年是1951年的《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五十周年,并且非洲统一组织(非洲联盟)同意国际难民日与6月20日非洲难民日可在同一天举行。大会由此决定从2001年起,把6月20日定为“世界难民日”。
目的
难民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的一大顽疾。为保证难民的基本权利,以及通过国际合作解决难民地位问题, 早在1951年,联合国难民和无国籍人地位全权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由于,灾难、战争、民族及种族争端等使得难民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从1993年到2003年這十年来,世界范围内爆发了80多起战争或冲突,造成了大规模的难民潮,难民数量一直高达2000多万人以上,1994年曾达到2742万人,其中,妇女和儿童占难民总数的80%,难民问题的日益严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巨大关注。从2001年起,把每年的6月20日定为“世界难民日”。联合国希望借此引起人们对难民问题的关注,并对难民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有所认识、尊重。2001年第一个“世界难民日”将主题定为“尊重”,即尊重难民作为人的存在。
主题
2001年世界难民日主题:“尊重”,也是第一个“世界难民日”。
2002年世界难民日主题:“优先解决女难民问题”。
2003年世界难民日主题:“难民青年”。
2004年世界难民日主题:“我想有个家:安全和有尊严地重新开始生活”。
2005年世界难民日主题:“勇气”。
2006年世界难民日主题:“希望”。
2007年世界难民日主题:(联合国难民署没有指定的主题)。
2008年世界难民日主题:“保护”。
2009年世界难民日主题:“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需要”。
2010年…详细内容 »
现状
2012年,联合国难民署将推出一项名为“进退两难”的新活动来纪念世界难民日。這项活动是2011年广受赞誉的“一个”活动的升级版。“进退两难”活动旨在描述难民所面临的一些艰难抉择,以及帮助公众重视和了解难民的這种困境。
难民
定义
“难民”分为经济难民、自然灾害难民、战争和政治难民。经济难民指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而“自愿”流离失所的人,也称非法移民。自然灾害难民指因地震、严重水旱灾害等原因而被迫离开家园的人,他们往往通过临時救济后返回来源国。战争难民指为躲避战乱而背井离乡的人,他们中包括无政治倾向的“流民”和政治难民。
人数
在过去60多年中,全世界有75000多万人因战乱、灾害等原因被迫离开家园,沦为难民。在联合国难民署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数百万难民得以重返故里。由于伊拉克局势…详细内容 »
联合国相关
相关决议
联合国大会55/76决议于2000年12月4日 第81 次全体会议[根据第三委员会的报告(a/55/597)通过]。
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成立五十周年及世界难民日。
1、赞扬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领导和协调救助难民的国际行动,并感谢难民专员办事处在过去五十年不懈努力向难民和其他有关人士提供国际保护和援助,并促进持久解决他们的问题;
2、赞赏联合国人道主义工作者和有关人员、难民专员办事处的实地工作人员,包括当地工作人员忠于职守冒着生命危险履行职责;
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