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传说
●传说一
传说尧王的父亲帝喾(帝俊)共有四个王妃:姜嫄(jiāng yuán)、简狄(jiǎn dí)、庆都、常仪。本来常仪的地位最低,可自从生了儿子,众人就另眼相看了。庆都一直为没有儿子烦恼。有人告诉她,神母庙求子很灵验,只要真心实意,没有不成的。庆都照女巫说的,在元宵节的晚饭后,去庙里摆上供品,然后恭恭敬敬地磕了仨头,双手合十,祈求神灵赐子。.......到了第二年的二月二,先是电闪雷鸣,后又艳阳高照。院子里一道金光照耀,孩子降生了,起名叫放勋,就是后来的尧王。后世编一段:金豆开花赤龙遂抬头 二月初二尧王喜出世。
●传说二
传说龙抬头节起源于伏羲氏時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伏羲氏。到周武王時期,不仅沿袭了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据说,這便是龙抬头节的由来。
●传说三
在中国北方民间还流传着這样一个故事。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见民间人家的哭声,看见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习惯,每到二月初二這一天,就爆玉米花吃。考古工作
1987年,中国传统龙年即将来临之际,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掘出土了65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早期3组蚌塑龙虎图案。其中,45号墓的墓主人东西两侧,各布有蚌壳摆塑的一龙一虎,墓主人北侧布有蚌塑三角形图案,图案东侧横置两根人的胫骨。
“蚌塑三角图案和两根人胫骨毫无疑问是北斗的图像!”冯時敏锐地指出,墓主人东侧蚌塑之龙即东宫苍龙,西侧蚌塑之虎即西宫白虎,“胫骨为斗杓,会于龙首;蚌塑三角图案为斗魁,枕于西方。全部构图与真实天象完全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