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节日大全 > 教师节 > 教师节的演变历史

教师节的演变历史

专门为教师设立的节日

民国時期

六·六教师节
民国時期,由于教师薪资微薄、缺乏职业保障及进修機会、在社会上不受尊重,导致教师职业难以吸引优秀人才,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发展。1931年5月,中央大学教育系教授邰爽秋、程其保,暨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谢循初,联络200余位教育工作者共同发起教师节运动。邰爽秋、程其保等人的《发起人宣言》备述当年教师的穷困状况,略谓:“小学教师之俸给不足以仰事俯畜,此固尽人皆知者。即大学中学教师,時因欠发薪水,生活每起恐慌。疾病而不克医药,年高而不胜繁剧,而学校并无年功加俸之制。不幸在职病故,身后萧条,任其妻子冻馁,而学校又无抚恤之条”“鉴于国内教育人员待遇菲薄、地位不稳及缺乏教养機会,遂约合教界同志创议设立教师节以谋补救,并议定该节日在每年六月六日举行,故又名双六节”。1931年6月6日,南京中央大学举行“第一届庆祝教师节仪式”,南京、上海两地教师300余人参加。
不过,這个节日没有得到当時的国民政府教育部承认。在国民政府教育部随后颁发的《1932年学校历》中,并未将教师节列入。1932年5月,南京市立升平桥小学校长王芷湘等人呈南京市社会局转呈国民政府教育部,请明令援例6月6日休业一天;6月1日,国民政府教育部指令南京市社会局:“呈悉。查学校教师,自动拟定年中某日作纪念日,自属可行。唯列入学校历一节,未便照准。仰即知照,并转饬知照。此令”。于是,各地遂自动于6月6日举办教师节。当年报章,报道南京等地自动举行“双六教师节”情形,有“极一時之盛”之语。
教师节产生之后,全国多地教师纷纷加入纪念、推动队伍中来,使其在社会上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甚至在马来西亚的华侨教师也于当日举行纪念活动。但教师节的日期却存在一定争议。争议可归纳为以下两种观點,即赞成六月六日与提倡孔子诞日。教师节在国定化之前,一直是教师自发组织纪念、庆祝,官方非但无意提倡,有時甚至以耽误学生学业为由进行干涉。抗日战争時期,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教育事业,据《解放日报》报道,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决定纪念“六六”教师节,拨发奖金2000元,奖励模范教师。冀中行署也发出《纪念“六六”教师节的指示》,表示“纪念‘六六’教师节,总的精神是要求提高教师地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使教师安心于教育事业,耐心地培养革命的后一代。”
1936年后,日本侵略步伐加大,民众抗日救国的呼声高涨。国民政府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和表示政治进步,开始重视教育和笼络知识分子。“双六”节作为教师群体表达意愿的民间社会活动,也开始引起其注意。這年上海的教师节纪念活动,市长吴铁城就派代表参加并发表致辞。次年,時任教育部部长陈立夫出席南京教师节纪念大会,提倡良师兴国运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更加重视教师的作用,党政要员多次谈到教师对民族国家的重要性。如蒋介石就曾发表“心理建设的重大责任尤在于我全国中小学教师”的言论。在政府态度转变的同時,“双六”节的纪念重心也自觉地由关心职业诉求转向重视国家利益。例如,1938年,重庆、南昌、长沙等地教师节纪念会所通过的决议案,其内容都是致电政府表达教师支持抗战的决心,慰问前线将士。有部分教师甚至认为在国家危难時期,仅为教师自身考虑的“双六”节是不合時宜的,他们愿意承担起为国家民族谋求独立的重任。
八·二七教师节
1938年,陈立夫出任教育部长后,迫于舆论压力,国民党政府教育部于8月8日颁发《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正式决定把孔子诞辰日8月27日定为教师节(注:现通行的孔子诞辰日为9月28日),另外还颁发《先师孔子诞辰与教师节合并纪念秩序单》,将教师节庆祝活动仪式化。1939年8月27日,法定的第一届教师节来临時,教育部规定了纪念办法,其旨要为:各界悬旗纪念庆祝;组织报告会,演讲先圣孔子及历代师儒言行事迹;教育部以全国为范围,省市县以各自辖区为范围,表扬卓有劳绩的优良教师;发表得中奖学金之学校名单;各校或联校举行教师游艺会、成绩展览会;改善教师待遇;社会各界、学生家长向教师致感谢函,祝贺节日;小学生及其家长至教师家慰问,祝他们健康长寿;师生放假一天,等等。但因当時已进入全面抗日战争時期,山河破碎,学校流徙,這个教师节未能在全国推行。当時未沦陷的省、市、县,都按照重庆国民政府的要求举行了纪念活动,推行识字运动。抗战期间,不少地方借“八二七”教师节举行“献金”活动,有力地支援了全民抗日活动。中共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也举办了各种庆祝“八·二七”教师节的活动。
抗战胜利后,1947年8月27日,在国府大礼堂举行孔子诞辰暨教师节纪念仪式,蒋介石主持,国府委员及所属各院部会首长于右任、戴传贤、邵力子等300余人参加。于右任报告“孔子学说”。南京市各界联合在朝天宫大成殿举行祀孔典礼暨教师节纪念大会,又在励志社礼堂举行尊师运动游艺大会。這一天,邮政总局还专门发行教师节纪念邮票。
1948年,国共两党军事力量发生逆转,人民解放军转入反攻,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各大城市的学潮运动风起云涌。是年7月,国民党政府颁布了当年教师节的纪念办法,要求各省市“约集教师举行座谈会,讨论有关疏导当前学生运动及防止职业学生操纵学潮各项问题”,防止“学潮”成了教师节的主要内容。
民国時期的教师节,以倡导“尊孔读经”为主要内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社会地位、福利、待遇等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小学校师资缺乏,素质低下,但又聘不到经过专门学校培养的教师。即便聘用的教师,随時都有被解聘而失业的可能,得不到保障。

解放后

延续六·六教师节
解放后,解放区内多地曾延续六六教师节,如1949年6月6日,沧州市举行教师节庆祝大会,上海市举行教师节庆祝会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庆祝活动。
五·一教师节
1951年,全国教育工会成立,人民教师被确认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4月19日,当時的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和全国教育工会主席吴玉章发表书面讲话,宣布废除国民党時代的“八二七”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時为教师节,教师节与“五一国际劳动节”合二为一。但由于這一天缺少教师的特點,执行的结果并不理想。特别是1957年以后,在左倾思想影响下,教师不受重视,教师节实际上已不再存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教师被贬为“臭老九”,社会地位一度极为低下。
九·十教师节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国开始拨乱反正,教师的政治、社会地位开始提高。20世纪70年代末期,周建人、叶圣陶、冰心等民进老一辈领导人曾多次撰写文章、发表谈话,呼吁和倡导在全社会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从1980年起,全国教育工会开展“庆教龄”等一系列尊师重教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政治、社会地位。然而,全社会对尊师重教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一些民进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们意识到:要真正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应该在新中国重新设立教师节。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待遇,让教师受到全社会的尊敬。1980年3月,胡耀邦在中国科协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了尊师问题,“尊师,不仅是学生的问题,我们整个社会的成员,所有学生的家长,特别是我们各级政府的负责人都要尊师。现在儿童有儿童节,青年有青年节,我们认为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宏伟事业接班人的人民教师也应该有教师节”。
1981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的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的党派提案,希望以设立教师节的方式,让教师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受到全社会各阶层的尊敬。提案提出:尊师重教远没有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殴打教师的事件時有所闻,广大教育工作者真正树立以教书育人为终身职业的思想也还不普遍。教师担负着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重任,应当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现在儿童有儿童节,青年有青年节,因此,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宏伟事业接班人的人民教师也应该有教师节。17位提案人分别是:徐伯昕、吴贻芳、史念海、李霁野、张明养、叶至善、徐楚波、郑效洵、马力可、霍懋征、葛志成、方明、巫宝三、张景宁、叶圣陶、雷洁琼、柯灵(按原件签名顺序)。提案中提出的教师节日期建议为四月一日或六月六日。這份提案认为,将劳动节与教师节合并,没有教师节单独的活动和特點,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并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建议应该单独设立教师节。全国政协的审查意见如下:建议国务院交教育部研究办理。這份提案推动教育部等联合起草了报告,交给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但并没有在当年获推行。
1982年4月,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联合,由张承先和方明共同签发的“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报告”送中央书记处,报告中并建议以马克思的诞辰日5月5日为教师节。
1983年6月,在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民进界别的19位政协委员再次联名提出《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恢复教师节案》。這些建议受到中共中央和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国政协审查的意见为:“建议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会同教育部研究办理。”同年9月,中宣部办公厅致函教育部办公厅,经研究政协一次会议关于设立教师节的提案,同意恢复教师节。1983年12月,由時任教育部部长何东昌和方明共同签发的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送中央宣传部。1984年10月,万里、习仲勋等中央领导对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的请示圈阅。
1984年12月,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也再次将“关于建立‘教师节’的报告”送中央书记处并报国务院。报告中说:“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我们进行了研究,建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在新学年开始,新生一入学,即开展尊师活动……如中央和国务院原则上同意建立‘教师节’,我们建议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颁布。”12月15日,北京师范大学钟敬文、启功、王梓坤、陶大镛、朱智贤、黄济、赵擎寰联名,联合提议设立单独的教师节。1985年1月,国务院总理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提出建立教师节的议案;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正式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受国务院的委托,教育部长何东昌在会上就建立“教师节”问题作了说明。他说,确定每年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的九月十日为“教师节”,目的是为了开展表彰教师功绩,激励教师的光荣责任感,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以鼓励教师终生从事教育事业的活动。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确定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
1997年之前,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师节定于每年的9月28日(孔子诞辰),回归后则跟随中国内地规定,改为每年的9月10日。
1999年12月20日,澳门特别行政区回归后,教师节時间也跟随内地为每年的9月10日。
在中国台湾地区,从1952年起至今,台湾当局将9月28日定为孔子诞辰日及教师节,并不随中国大陆教师节日期的变化而改变。
教师节的演变历史

» 返回教师节目录

黄历列表 农历黄历大全 吉日大全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