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为了加强对這项工作的组织实施,进一步提高影响力度,促进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保证免疫接种率,有效地防止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达到最终消灭疾病的目的,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每年的這一天,既是广大儿童的节日,也是广大免疫预防工作者的节日。
历届主题
1990年第4届主题:使全国免疫接种率达到85%以上
1991年第5届主题:儿童的权利与機会——免疫、消灭脊髓灰质炎
1992年第6届主题:消灭脊髓灰质炎,开展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保护儿童健康
1993年第7届主题:社会参与——消灭脊髓灰质炎
1994年第8届主题:1995年——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
1995年第9届主题:无脊髓灰质炎世界
1996年第10届主题:普及儿童免疫,向孩子们献出一片爱心
1997年第11届主题:让每一个未免疫的儿童得到免疫
1998年第12届主题:免疫…详细内容 »
预控原则
1、把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
2、把预防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作为幼儿园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责任到人,抓好、抓细、抓紧。
3、坚持预防为主,坚决果断地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切断传染病的中间环节,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4、坚持晨检报告制和缺课原因追查制,及時准确掌握疫情。
预防措施
1、通过多种形式向幼儿及其家长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隔离预防措施。
2、开展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教育幼儿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流水洗水30秒);根据天气变化,要求幼儿适時增减衣服;教育幼儿不食过辣、过油食品,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通过普及卫生防病知识,让幼儿树立预防传染病的意识。每日保教人员要彻底打扫环境卫生,不留卫生死角。
3、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教育幼儿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认真开展春季、秋季“灭四害”(老鼠、臭虫、苍蝇、蚊子)和蟑螂等活动。
4、定期对园内通水沟、垃圾场、厕所等进行消毒。
5、开展坚持室内通风换气制,教室每天坚持开窗通风,在传染病高发季节用84毒液对教室地面、空气进行消毒。
监控措施
1、建立幼儿晨检、午检、晚检制。各班保健人员每天要了解各班幼儿的身体情况。班主任要在晨会上询问幼儿身体情况,若在学生中发现水痘、腮腺炎、流感、乙脑、肺结核等应立即报告园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即发现一例立即报告,并隔离,越早越好)。
2、若在班级中发现幼儿不明原因病情异常增多,要立即报告园长,园长将异常情况在1小時内报告校长、县教育局学生保健站。
3、在传染病多发季节,幼儿园尽量不组织大型的幼儿集体活动。
4、园长和保健人员应時時监控疫情动态,确保在第一時间内上报疫情。水痘、腮腺炎出现3例以上,要立即向县教育局学生保健站报告。
…详细内容 »应急措施
1、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不缓报、不漏报、不瞒报。
2、对腮腺炎、水痘坚持对患者隔离21天,流感隔离一周,肺结核隔离治愈后方可入校。
3、如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现场的食物、患者排泄物等要留样送检,并封存好现场,待专业人员前来处理。
4、对患有腮腺炎、水痘、流感的班级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除隔离患者外,班级之间亦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