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民族文化 > 民族风情 > 齐齐哈尔蒙古族的民族风情

齐齐哈尔蒙古族的民族风情

抢到羊又最先到达目的地,就是胜者。大会的饮食文化也很有特色。除“三勇绝技”(骑马、射箭、摔跤)外,还增添了电影放映、体育表演等项目。男女老少围着篝火跳起“罕伯舞”。

敖包会

敖包,又称“封堆”,最早是大草原辨别道路和交界的标志。
—上部(乌尼)是用长达2.3米,直径为数厘米粗的椽木与中间的“套脑”,结成伞骨形穹顶。二者外形都是圆形尖顶,以柳条、泥土为覆盖物,也有用毛毡围盖的。
而今,逐渐演绎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节庆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每逢春秋两季,都要举行盛大的祭敖包活动。在大块地品尝手把肉的同时,烈酒是必不可少的,蒙古族人民诚心城意地用烈酒招待客人,男女老少随着马头琴声,翩翩起舞,到处是欢乐祥和的场面。底部(哈那)以若干细木棍和毛皮绳相连结,成为圆形围墙。半农半牧地区采用固定式,放牧区采用移动式。“套脑”即天窗,用于进光、透气、出烟。剽悍的骑手相互追逐,人欢马叫,争抢一只羔羊。敖包始见于清代,逐渐演变为民间祭祀山神、路神等活动的场所。生活习惯颇有独到之处。门高约1.17米,宽约0.83米,分板门、毡帘两种。

“那达慕”蒙语是娱乐或游戏之意,历来是蒙族的盛大节日。


那达慕

建国后,蒙古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蒙古族人民自豪地唱起“草原上升起了不落的太阳”。

齐齐哈尔地区的蒙古族世居嫩江流域,是一个淳朴、剽悍、善良、吃苦耐劳的民族。
摔跤、射箭,尤其以赛马夺羊最为热闹。“手把肉”是首菜,即把整羊煮熟,用大盘端上桌。一曲优美的《敖包相会》唱出心声……

蒙古包[¡]蒙古包是草原游牧民族使用的民居形式,因为大多为蒙古族使用而得名。由于世代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为…详情>

蒙古包又称穹庐、毡包。
夜幕降临,月挂中天。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