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客家生育习俗之分娩

客家生育习俗之分娩

埋藏地方,是在自己屋内或屋边,一般喜欢埋在放便桶或放水缸的地方,因便桶或水缸压住,不易被老鼠、猫、狗挖掘。对不知道分娩的亲朋,要上门送红蛋,以示报喜,凡接到红蛋的都要回礼。

宁化县等地的客家产妇,产后当天就要洗澡,没有婆婆或者婆婆不会服侍的,产妇自己起来烧水洗澡,洗澡水一定要烧开。


过去妇人分娩都在家里,多数在床上,也有坐在便桶上,由民间“产婆”、“接生婆”接生,生了几个孩子的妇女会帮助邻居接生,有的还能自我接生。

岳母回送鸡一只、红蛋一对、猪肉、红带子、婴儿的帽子、衣服、围襟、肚兜[¡]肚兜又称“抹胸”,是中国传统服饰中护胸腹的贴身内衣,形状多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对角设计,上角裁去,成凹…详情>、尿布等,(也有待三朝才送衣服),姜酒退回一些,岳母家会送的东西称“送庚”。婴儿问世之后,如果是头胎,丈夫要上岳母家“报喜”。产妇死去叫“阴生死”。婆家为防止后人被害,常在产妇衣袋里放入一把芥菜子,让她老数不清而无法投胎。

民间认为产妇“阴生死”后,会变成“阴生鬼”。


长汀县等地是十天左右,备办肉丸、红蛋、糖姜鸡、酒菜,送到外祖母家,叫“抱婆嫅”。
女婿吃过“点心”便可回家。宁化县等地在当天或三日内“报喜”,备姜酒和鸡送到岳母家,岳母接过礼物,筛酒给家人和前来祝贺看望的邻里喝。由于缺乏卫生知识,所使用的器具又未很好的消毒,因此婴儿和产妇经常出问题,产妇、婴儿死亡率很高。有的地区生女的只送一只红蛋。
分娩客家人称“轻”、“落月”、“养子”、“养人”、“养崽”。
赣南南康等地客家妇女怀孕时,生母要送鸡蛋,俗称“睄胎”。所以客家人出生的地方叫“胞衣迹”。而娘家又不愿女儿永远做鬼,所以在死去的女儿入殓时,要派人监视,怕亲家做“小动作”。“报喜”的时间各地不同。广东一些客家地区是十二朝向岳家和媒人报喜,俗称“送酒”。

分娩之后,亲朋、邻居纷纷前往祝贺,送鸡者,送鸡蛋者,送红包或衣物者,产家便要准备姜酒和红蛋,给前来送礼的每个人敬一杯姜酒,送一对红蛋。
这是由于自古相传“生产不洁”观念影响。

婴儿出世之后,胎盘要用纸包好,埋藏好,不能随便弃置,否则“血污冲染洸”,必然招来不幸。
产家待满月时才宴请酬谢送礼者。分娩后,外婆家要送小孩的衣、帽、鞋、袜、棉衣、棉裤、棉裙、尿裙和火笼,以及产妇吃的鸡、蛋和鱼肉菜干做的“菜碗”。“阴生鬼”想要投胎再生,必须在婆家找人作替身,所以有“阴生鬼寻亲人”之说。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