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十渡丧葬礼仪

十渡丧葬礼仪



一般在第三天傍晚“入殓”,将棺木放置灵棚,尸体移至棺木内。
棺木依家境不同,富家多用松木做的三五材、四六材(即三寸帮,五寸盖或四寸帮,六寸盖)。子女分跪灵柩两旁轮流守灵。穷苦人家多用杨柳木做的薄材。死者装裹后,头朝西停尸于屋内,每日女眷赴庙送三遍纸。

“接三”后,亲友到灵前跪拜祭奠。
停灵三、五、七天不等。从“接三”时请吹鼓手吹奏哀乐或民间乐曲,直至出殡。随后将纸车、马、轿、男童、童女及及冥器焚化,叫做“升西天”。死者如是女性则糊一个纸牛,以表其生前洗刷衣物脏水太多,让牛替人饮秽水之意。停灵期间家族和亲友晚辈披麻戴孝,香案摆祭品。此外,还有六十日、阴历一周年、三周年、十周年等祭日。
老人到暮年或病危时,由子女备下寿衣、寿木或寿棺。
死者死后七天为“头七”,之后每隔七天祭一次,直至“七七”。由八、十六、二十四、三十六人将灵柩抬至墓地,葬入事先由阴阳先生择时辰挖好的墓穴中,用土掩埋出坟头,将长子所持灵头幡插在坟头上,并将纸糊的金银库在坟地焚烧,供死者在阴间“受用”。病者将要断气时,即给其穿衣带帽,称“装裹”。出殡时,由长子手持灵头幡,摔丧盆,携男眷走在灵前,女眷则坐车跟在灵后,棺上罩以“棺罩”。
初丧之日,亲人哭至五道庙,叫“报庙”,又叫“送倒头纸”。将死者姓名写于纸上,叫做“灵牌”,又按死者岁数,剪同等数量的纸条,叫做“挑神纸”,与灵牌一起运到庙内抱神处,“接三”时,孝眷抬纸轿到庙内领魂,把“挑神纸”抱入轿中抬回,也有的用扫帚拉回,至门前在纸车上,至门前在送纸车上。死者家请糊匠糊制纸车纸马、纸轿、纸人等。将纸钱帖于庙内一角,名为“抱神”,意示其魂在此。一周年、三周年、十周年时,亲眷携水果、酒菜、纸钱到坟前祭拜,以示追悼。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