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习俗 > 民间节气禁忌

民间节气禁忌

有"端午节不带艾,死了变个怪"之说。年前住在娘家,在腊月二十七日必须送走。百姓家家蒸十二个糠窝窝,上面留面坑,掀笼看坑内水份深浅,预兆月份雨水大小,宜种何种粮食。说法是"正月十五不喝茶,犁地打了铧。

端午节家家要在门楣插艾。
立春节日后,小孩的肩上要戴布公鸡,才能在一年身体健康。

民间立春开始,就有了很多预兆年丰年欠的禁忌。

民间节气禁忌

二十四节气是季节和气候的转折点,期间有不少禁忌。
小孩要带香包。
春季作为年首,禁忌还有忌响雷,有"二月响雷,遍地起贼"。"正月二十三是民间偷糠糊卵的日子。如正月十五要喝茶,当地的茶是将米面炒后糊粥,并配煮面条等。小孩做肚兜[¡]肚兜又称“抹胸”,是中国传统服饰中护胸腹的贴身内衣,形状多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对角设计,上角裁去,成凹…详情>,上绘五毒图案,用红布做底。但十六下午必须送走。正月十五请新女婿过年,叫"请女婿"。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