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观“摸猴”习俗
第一只石猴在山门上。道书《云笈七签》中说:“古之仙者及汉时有道士君倩者,为导引之术,作猿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也。在正门斗拱东侧的浮雕底部,刻着一只小小的石猴。白云观的山门建于明代,虽历经火灾战乱,巍然之貌依旧未改。
“神仙本无踪,只留石猴在观中”,来白云观的人,谁都不忘去摸一摸那几只小石猴。猴善攀援,运动不停,是长寿的象征。
白云观里起初有3只小石猴,隐藏在观中各个地方,所以有“三猴不见面”之说。由于年代久远,石猴的表情已模糊不清,更没有李养正先生在《新编北京白云观志》中所记的“宁静深沉”的表情了。
道教讲究修炼,追求养生长寿之法。”这里取猴子灵活善动的特点,以传达生命生生不息之意,启示人们合理地构建自身与宇宙的平衡。
白云观位于北京市西便门外,其可追溯到唐朝的历史让它显得古朴幽深。还有种说法是“猴”与“侯”同音,摸了它,就可马上“封侯”等。
石猴离地面高不到两米,走过的人伸手就能摸到,所以每个进观的人都要在此驻足,伸手去摸几下,期望能得到猴子身上的仙气、灵气,给自己带来好运。时光变迁,岁月流转,多少渴求幸福的手在这里抚摸过,又有多少迷茫犹疑的目光在这里注视过,只是不知摸过石猴的人是否真的能“知道”、“得道”了。如果不是预先知道或有人指点,要想都找到这3只石猴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从整体布局来看,这只不过9厘米高的猴子在整个浮雕中有些不太协调,之所以这样安排,有其独特的用意。浮雕整体的图案是“坎离匡廓图”,其间有祥云缭绕,又伴有展翅飞翔的6只仙鹤,取其谐音“六合”,整个浮雕喻“乾坤运化”、“六合同祥”之意。都说那是金猴、灵猴、神猴,能消灾祛病,保佑人们平安吉祥。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