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竹马时将马头马尾放置在人的前后,人在中间如骑在马上一般。
除了花灯以外,还有各种戏灯:
1、龙灯。
龙门古镇为中国百个民俗文化村之一,是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舞龙灯有规定的时间:正月十三开始,先到祠堂、庙宇、烈士墓舞;正月十五则在周边村庄和古街商店串走,正月十六至十八在单位企业和村内各座厅堂举行。也是龙门传统的表演形式。龙门的竹马和别地不同之处在于,它由传统战马沿袭而来,跳时呈作战阵势,一般有八匹马组成一支队伍,令旗带路,逐对的上阵和下阵。前面供桌上放满各种果品和糕点,族人都要向祖宗上香祭拜,保佑来年平安、吉祥如意。用竹制成,外面糊上彩纸。在古镇的祠堂和厅堂及古街上都挂上具有传统特色的各种花灯。龙头龙尾制得特别精致,里面装有蜡烛灯具,夜间观看光彩迷人。
闹元宵
每年元宵节从农历正月十三开始上灯,到正月十八落灯,历时五天。龙门的龙灯有桥龙、兜水龙、柴箍龙等。最有特色的是桥龙,底部有木板串成,木板上面做龙身,每节长约1.5米左右,总长为50-100节,整条龙身用竹编和各种颜色的彩纸和绸布做成。
2、竹马。每座厅堂的上方正中还挂着各房、各支的祖宗画像,又称承祀阿太。它是龙门传统而古老的戏灯,和全国各地的龙灯一样,象征着龙门人民是龙的传人。正月十五夜里表演时增加两匹大红马,称“扫马”,跳演节目都为三国故事。村内除了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和名胜古迹外,还保留着特色鲜明的传统民俗文化。马分头尾两部分。
龙门多彩的民俗文化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