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岁时节日民俗(秋季)
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民间俗称“鬼节”,又叫“盂兰节”。旧时,每逢七月七,城乡姑娘们都要进行乞巧活动。针影细呈云龙形者为“巧妇”;针影呈粗槌状或弯曲不成形为“拙妇”。此俗现已绝迹。
立秋、乞巧节、鬼节
立秋为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天,津俗讲究在立秋之时吃香瓜,名为“咬秋”。至今立秋之日吃瓜咬秋之俗仍存,多以西瓜为主。据说可免腹泻,并寓盛夏炎热难禁,忽逢立秋,将其咬住之意。巧妇则意谓天上织女赐给她一根灵巧的绣花针,能织出绚丽多彩的图案。
七月初七为乞巧节,是姑娘们向天上织女星乞求巧智的风俗节日,因此亦叫“少女节”或“女节”等。此外,家中的女孩子们还以用五彩线穿九孔针为戏、为赛,斗巧竞胜。
“七夕乞巧祈双星”。这天晚间,乞巧者将一碗水放于月下,投针于碗中,视水中针影粗细以卜女之巧拙。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