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们也不免呼朋唤友,邀三五知己,抿一口烧酒,叙一叙各自的难处,以排解生活的压力。乐亭南关把粮食卖,卖了粮食置买东西,买了江南的一把伞,又买了圆正正的一把笊篱。
男人们期望在集上买到种田时急需的东西。正如冀东一首民歌所唱:“从春忙到大秋里,腌上了咸菜忙棉衣,杂花子粮食收拾二斗,一心要赶乐亭集。
赶集又叫“赶场”,对于鄂西北广大农村的老百姓来说,赶集就和过节一样热闹,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槐木扁担[¡]扁担是壮族互击体鸣乐器,独特的民间乐器,源于劳动工具和日常生活。常用于壮族民间舞蹈伴奏。在全国各地区…详情>买了一条,担粪的荆筐买了两只,零碎东西买完毕,饸饹铺里拉驴转回家里。”
对于生活在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的老百姓来说,赶集是大事。不管地里的活有多忙,每逢集日总是不能误的。
女人们似乎更爱赶集,她们要在赶下一趟集之前购足生活用品,还要利用这难得的放松与休闲,与几个相熟的女友结伴,一边欣赏集市上的各色商品,一边聊一聊家长里短,生活也似乎变得有趣。
老人们希望在集上会一会老亲戚、老朋友,因为时光对他们来说已极为珍贵,谁也不知道这次分别后下次赶集时,有些人还会不会出现。不管男女老少,都穿得干干净净、打扮得体体面面地去赶集。
鄂西北民俗-赶集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