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艺术 > 历史悠久的客家傀儡戏

历史悠久的客家傀儡戏

当然,如此方式布展,自然与三明客家地区历史悠久的傀儡戏有关。公元885年(唐禧宗光启元年),黄巢起义,先祖王审知三兄弟加入王绪起义军,并南下入闽,征讨八闽疆界。据考,最早传入我市的傀儡戏为现永安市青水畲族乡黄景山村的"万福堂"大腔傀儡戏班。其祖传的傀儡戏,大约是在入闽第二十五代时就有了,约在明末清初,至今已承传十九代、三百多年历史了。中原古乐的传入,使三明这片土地上有了自已的戏曲,傀儡戏就是其中之一。翌年春,招为先锋的王氏三兄弟奉命征讨沙县二十七都,携母徐氏夫人在光坑(今永安青水龙吴村)罗兜祠居住三年。

公元943年,王审知四子王延政偕其子继成、继昌复回光坑居住,并繁衍至今,已历一千多年四十几代了。


地处闽西北的三明,其地域大开发的历史始于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汉人南迁入闽,进入三明境内栖息繁衍,带来了中原优秀文化。

三明市博物馆即将开放的客家民俗风情馆中,有一组客家人结婚拜堂的场景,所有的人物都用傀儡代替,犹如演戏一般,煞是有趣的很。
据其介绍,傀儡戏乃是家族祖传。现年57岁的"万福堂"班主王华先生乃是梁初开闽王王审知的第四十二代孙。何以采用傀儡身来代替人物,恐怕只有看过后方晓其中滋味。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