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中华民俗 > 民间艺术 > 四平锣鼓乐

四平锣鼓乐


四平锣鼓是闽南山区民间音乐文化的遗存,俗称粗锣鼓,起源于古代的四平戏,是早期的南戏弋阳诸腔之一。



元末明初,四平戏从山西传入福建,并演变成新的地方剧种,清朝时期,四平戏和四平锣鼓在南靖已十分盛行。


南靖民间有“万盛锣,诱船婆;万盛鼓,诱查某”等俗谚,南靖有“四平吹,热煞囝仔胚”的说法。
四平锣鼓乐流传于南靖县金山、龙山一带,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四平锣鼓队参加会庆、节庆、赛事等活动都按四平戏曲调创作大型吹打乐曲,节奏感强,气氛热闹,深受农民喜爱。

四平锣鼓的主要特点是将许多曲牌(华牌)连串一起,用锣鼓配合唢呐吹奏,表现一个故事情节。


四平锣鼓乐节奏感强,优美动听,锣鼓声喧,气氛热烈,深受广大民众喜爱。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