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好日子网 > 节日 > 传统节日 > 广西鹅城清明节祭祀习俗

广西鹅城清明节祭祀习俗

人们喜欢用生菜叶包调好料的圆米粉、绿豆芽、炸腰卷、薯片、肉片等一起吃。(民间叫打“生菜包”,可口清香,有清热、消除疲劳等功效)

因种种原因不能返乡祭祖的后辈,有的就在当地山上、高处或河流旁,面对家乡的方向进行遥祭;有的请家乡人代为祭拜。


在鹅城,清明祭祀常见的做法是整修坟墓、挂烧纸钱、供奉祭品。
之后,燃烧纸钱等物品。接着,是人们在坟前跪拜,表达思念祖宗和逝去亲人之情及祈求他们赐予福禄安康等心愿。
整修坟墓可以表达祭祀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关怀。

供奉的祭品主要是鲜花、水果、酒水、美味佳肴,或合乎时令的特色食品。


整修坟墓(包括坟墓后面的一堆土,名叫后土,也叫土地神),主要是锄除杂草,培添新土,给坟头加顶(即放上刚挖好的一块圆形的草皮泥)。
摆设三双筷条、三个酒杯、祭品。也有一些家庭祭拜结束后,请亲朋好友一起到饭店用餐。有的家庭祭拜完毕,亲朋好友就地在坟旁饮宴,意寓与先人共同享用美食,称之为“野餐”。后来民间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哀思,历代沿袭而成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我国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
鹅城一般民众喜欢制作艾馍、五色糯米饭、炸红薯片、炸腰卷、煎鸡蛋卷、劏鸡、杀鸭等供奉;富裕的大家庭,还供奉上三牲。在古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着重大的关系,所以整修坟墓是不可轻忽的一项祭奠内容。祭拜后把部分祭品撒在坟前、后土,意为让祖宗、逝去亲人、土地神及那些没有家人祭拜的孤魂继续享用,其余祭品可拿回家食用。有多卦坟墓的,要一卦一卦祭拜,以示诚心诚意。然后,敬酒最少三巡。

祭祀时,一般家庭程序是先点燃香烛告知先人,说出逝去祖宗、亲人的名字,恭请他们来进餐。
出处/作者:陈学文(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
©好日子网 Good-Day.CN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