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面积46.28万平方公里。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人名受到葡萄牙、德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影响,大多来自圣经人物和历史名人,如新闻工作者卢克?塞拉(英语:lukesela,巴布亚皮钦语:lukesela,?~2007)的名字“卢克”(luke/luke)源自《新约圣经》中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的作者路加(英语:loukas,巴布亚皮钦语:loukas,?~85);还有很多名字与宗教有关,如艺术家蒂莫西?阿基斯(英语:timothyakis,巴布亚皮钦语:timothyakis,1944~1984)的名字“蒂莫西”(timothy/timothy)意为“上帝的荣誉”;日常生活中可以看见的事物的名称也是任命的重要来源,如画家拉里?桑塔纳(英语:larrysantana,巴布亚皮钦语:larrysantana,1962)的名字“拉里”(larry/larry)意为“月桂树”,等等。1949年,澳将原英属和德属两部分合并为一个行政单位,称“巴布亚新几内亚领地”。由北部的新几内亚和南部的巴布亚两部分组成,包括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东部和布干维尔、新不列颠、新爱尔兰等600多个岛屿。
一次大战中,澳军占领此地德属部分。塞皮克河(sepik)全长1126公里,是境内最长的河流。
公元前8000年,新几内亚高地已有人定居。截至2005年7月,人口为554.53万。1884年,英国、德国相继瓜分新几内亚岛东半部及附近岛屿。战后,联合国委托澳继续管理德属部分。南部的巴布亚地区多讲莫土语,北部的新几内亚地区多讲巴布亚皮钦语。1545年葡萄牙人奥尔蒂斯?德?雷特斯(ortizderetez)到达该岛北部,见当地居民肤色和气候与几内亚的大致相仿,故取名新几内亚。位于西南太平洋,西邻印度尼西亚的伊里安查亚省,南隔托雷斯海峡与澳大利亚相望。英语和巴布亚皮钦语同为官方语言。1920年12月17日,国际联盟委托澳管理。另有地方语言820余种。1942年,被日本占领。土著族群有数百个,人口最多的是巴布亚人(约占总人口的84%),美拉尼西亚人15%,其余还有矮小黑人(negrito)、密克罗尼西亚人、波利尼西亚人、华人和白人。位于钦布省、西高地省和马当省交界处的威廉峰(mountwilhelm)海拔4509米,是境内最高点,有时也被认为是大洋洲的最高峰。1973年12月1日实行内部自治。
海岸线全长8300公里。约有93%的居民为基督教徒,另外的17%信奉传统宗教。1906年,英属新几内亚交澳大利亚管理,改称澳属巴布亚领地。
巴布亚新几内亚全称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英语:theindependentstateofpapuanewguinea,巴布亚皮钦语:independenstetbilongpapuaniugini)。1975年9月16日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1526年,葡萄牙探险家梅内塞斯(jorgedemenezs,1498~?)从马六甲驶往马鲁古群岛,海风把船吹到一个无名之地,葡萄牙人问当地居民此为何出,回答“巴布亚”,“巴布亚”(papuvah)在马来语中意为“卷发”。
巴布亚新几内亚人名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