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岩寺塔共有七层,一、二层塔室为四角形拱顶室,设台阶式盘旋梯道;三至六层为六角形拱顶室,设井式梯道。
1982年,公布为西平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顶有铁铸塔刹,呈莲花状,高2.16米。
西平县有大量佛教信众,每逢初一、十五和佛教节日,大批信徒纷纷涌入此地。宝岩寺塔始建于北宋时期,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古塔为仿木结构楼阁式七级砖塔,整体呈奶黄色,平面呈六角形,塔角雕饰龙首,塔身浮雕壁画,高28.80米;顶端有铁铸塔刹,呈莲花状,高2.16米。
2006年05月25日,宝严寺塔作为宋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重修后的古塔,呈奶黄色,整体焕然若新。
1986年11月21日被河南省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体在西平大道与文化路交叉口处;原在宝岩寺外西侧,故名于此。
从建筑风格看,当属北宋晚期建筑,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1980年省人民政府拨款2.3万元,全面整修。
塔为仿木结构楼阁式七级砖塔,平面呈六角形,高28.8米。宝严寺建于唐代,为佛教寺院,民国年间废。在原宝严寺外西侧,故名。
宝严寺塔,俗称“东关塔”,位于河南省西平县县城东关。登梯道可达六层,游人登梯道及竖井达第六层,以凭高眺望。
宝严寺塔曾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四月,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九月两次修葺。
河南西平县宝严寺塔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