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循忠认为此地人杰地不灵,在此大兴土木,威摄龙宫,振怒龙王,洪水泛滥,不宜置州。
据《上杭县志》记载,早在上杭置县(994)之前,就在此设立过长汀县治,辖境为长汀、新罗两县地。
泱泱中华民族有“九州”之称,而在上杭县临城镇有一村庄,名曰“九州”。于是将州治改设长汀。
一日,他沿汀江溯流而上,到达九州河口,看到此地远靠逶迤莽莽的紫金山,近傍二江之水(即汀江和旧县河),河面宽阔,浩浩荡荡,气势磅礴,船帆如织,交通便捷,商贸发达,为设州之所也。
一个人居不足3000人,面积不过4.5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其地名之大气无不令人称奇。
虽然此地设州治未成,但当地百姓念念不忘,仍称之“旧州”,后来为表达好愿望,治理洪水,成为“长久之治”,改名为“久州”,后便以吉祥数字取名为“九州”。唐开元二十一年(733),福州长史唐循忠奏请朝庭在福州、抚州之间地区置州,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正式置州,以长汀溪(现汀江)为名,称汀州。随即动工兴建城墙,不料,每到春季,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此地本来地处汀江中游低洼地带,又是二江汇合之处,更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成为水乡泽国,淹没田舍,城垣俱废,多次重修未果。其中缘故有史可查。
九州村,最早称谓“长汀村”,后称之为“旧州”、“久州”,最后才演变成“九州”。
九州村在上杭县城北约5公里处,为汀江与旧县河汇合的三角洲上,这里地势宽阔平坦,土质肥沃,村舍云集,阡陌纵横,稻菽飘香,渔歌互答,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但在州治的选址问题上,各方争执不休,唐循忠只好亲自巡视择址。
福建上杭“九州村”地名的来历
出处/作者:温云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阅读提示:各地域产生的传统或文化并一定都是合理的/文明的,请用审视的眼光阅读,不要迷信,如某些陋习、不人道行为等并不值得学习与推广。